烏梁素海生態補水工程項目成效顯著
烏梁素海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 20世紀90年代起,由于自然補水量不斷減少,烏梁素海自凈功能弱化,加之上游排放生活污水等原因,湖區面積減少,生態功能退化,水體富營養化嚴重,生物多樣性逐漸減少。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全國“兩會”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講話時提出要加快烏梁素海綜合治理,改善烏梁素海水生態環境。隨后在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與自治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啟動了烏梁素海生態補水聯合行動。
修建生態補水通道是烏梁素海綜合治理極其重要的措施之一,通過該項目的實施能充分發揮河套灌區及烏梁素海防凌分洪功能,有效改善烏梁素海水質,改善烏梁素海生態環境,是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巴彥淖爾市委、政府及河套灌區管理總局高度重視,提前制定了烏梁素海生態補水工作方案,從2018年10月份開始,全面啟動了建設烏梁素海北側生態補水通道、總干渠三閘補水通道、海堤加固、生態補水通道清淤等重點工程。
我公司憑借雄厚的綜合實力,承攬了黃河水廠水源地農田排水改線及烏梁素海治理生態補水工程項目,并于2018年10月23日正式進場開工。進入12月份以來,到了工程建設的關鍵時期,河套地區遭受極端最低氣溫影響,連續十多天持續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低溫,遭遇多年罕見的寒冬。時間緊、任務重,天氣情況惡劣等因素干擾,給我們的工程施做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也增加了施工難度。公司制定了科學的施工規劃,及時了調整冬季施工專項方案,加大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通過采取搭設暖棚,棚內生火加溫,砼罐車罐體包裹棉布等方法,有效保障了混凝土生產、運輸與澆筑過程的溫度與質量。我公司項目部全體員工不分晝夜、不畏嚴寒,不懼困難,迎難而上,精心施做,經過嚴冬2個多月的艱苦奮戰,補水通道進水閘于2019年1月25日具備了行水條件, 2月21日上午8時正式啟動進行引水,開始從總干渠三閘泄水引黃河凌汛水向烏梁素海生態補水。目前補水工作進展順利,計劃今春安排黃河凌汛水生態補水1.61億立方米,截至目前累計向烏梁素海補水1.28億立方米(干口計量),紅圪卜排水站累計排入烏梁素海0.84億立方米。
通過建設實施烏梁素海生態補水通道工程,將凌汛水滯畜在烏梁素海,起到凈化水質,改善烏梁素海生態環境的作用,同時也緩解了黃河凌汛期的防洪壓力,減輕冰凌洪水災害。該項目是我公司近年來實施的第一次大面積冬季應急工程,為以后灌區冬季施工積累了可借鑒的寶貴施工經驗。